Wednesday, February 20, 2008

曾多财经乱弹选集2007.10.30-2008.02.05‏

曾多财经乱弹——美元走强可望不可及
撰稿日期 2007.10.30
房屋市场仍未持稳,经济面临衰退风险,花旗集团等美国大型银行的盈利报告惨不忍睹,国内融资困难的状况仍持续,山姆大叔可是被搞得焦头烂额。有鉴于此,美联储急需向市场注入流动性来应对经济低迷的预期,降息无疑是首选手段。联邦基金期货市场目前的走势显示,美联储在本周会议上将基准利率由当前的4.75%下调0.25个百分点的可能性为100%,之后在12月会议上再度减息至4.25%的可能性也很大。
既然美元降息几乎是板上钉钉了,我们近期的操作策略应该是逢低作多非美。
具体说来,由于美元降息的预期,虽然前期欧系货币和大洋系货币累积了很大升幅,但是剧烈回调的可能性并不大。既然大家都在预料美元降息,美元而又果真只降了0.25个百分点,由于提前消苏飧鱿ⅲ谐『苡锌赡艹鱿只炻业木置妗?
又或者美联储不按常理出牌,下一剂泻药来个0.5个百分点的滑梯,美元那虚弱的身体肯定会受不了,演绎一出飞流之下三千尺的话剧也不是没有可能。
无论怎样,只要美元胆敢反扑,待其势头被初步遏制后大家只要敢于建仓非美,大有斩货的日子就为期不远了。



曾多财经乱弹——怎样对冲高油价对我们的负面影响
撰稿日期:2007.1 1.06
早在今年一月十五日,我就在个人博客http://blog.sina.com.cn/zengduo上写了一篇名为《油价与加元、日元、美元的关系》:
“世间万物都有其内在联系,探索其规律,其乐无穷!
加元为什么最近萎靡不振?加拿大作为世界排名前三的石油储备国,同为商品货币,相对于澳元,加元受油价的影响更大,这就是为什么随着油价的节节败退,加元溃不成军而澳元却未受多大影响。
小日本的石油几乎全靠进口,生态链就变成油价走强---全球石油需求减少---日本出口减少---日元疲软。
美国自然也是石油进口大国,但没有日本那样全部夸张,差不多一半石油靠进口吧,但是基数太大啊,基于中东形势紧张外加运费原因,肯定是从加拿大进口石油方便,导致美元兑加元是仅次于加元兑日元的受油价影响的货币对。
那最终的结论是什么呢?最近油价疲软,是因为全球气候变软,美国06年是有史以来气温最暖和的,加拿大也差不多(见我以前写的“从加拿大暖冬谈油价走势 ”),但是长期来看,由于中国和印度等国家的需求搁在那里,长期走强还是可以预期的。
油价的跌势短期来看,已经有寻底的趋势,美加已经跌回到1.17之内。简单来说,看好油价上涨,就应该作多加元兑日元,不仅可以赚差价,还可以吃利息,至于做空美元兑加元就还要出利息,划不来。如果实在有短线客想做差价,认为油价会继续下滑的,倒是可以作多美加。”
当时美元兑加元处于上升通道,之后就轮到美元一蹶不振了。对于生活在北美的人而言,车是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既然每天都要加油,何不长线持有加元兑日元,这样即使每天看着加油站的牌价直冲100以上,心里也能会心一笑,俺的外汇挣钱了,不怕!!!



曾多财经乱弹——美股暴跌和美元走势的关系
撰稿日期:2007.1 1.12
几大发达国家中,日本的日元贷款利率是最低的,自然吸引国际大炒家大规模举债日元,然后投资到美国股市,美股前期一直高走,炒家在美股上赚了差价出来后,把美元换成日元,萎靡不振的日元汇价经常比炒家贷款的时候还低,于是乎金融巨擘不动用自己的一分钱,用几乎为零利率的小日本的钱赚得盆满钵满。这个资金链最不确定的一环就在于美股的收益,等到美国次贷风波一起,惊弓之鸟的投资人自然匆匆忙忙的抽走资金去归还日元贷款,美元兑日元肯定是随之疲软,日元顺势走强,这就是金融界最经典的融资套利模式。
近期日本经济数据表现一般,对日元支持作用有限。日本经济产业省公布的数据显示,日本9月工业产值修正值月比下降1.4%,与初值相同,为两个月来首次下降。数据还显示,日本9月出货修正值月比下降2%,初值为下降1.9%;9月库存修正值上升1.1%,较初值上升0.1个百分点。日本9月产能利用率经季调后月比下降1%。尽管日本经济数据偏弱,可日元为什么快速升值呢,还不是因为美国股市走势动荡,全球避险意识升温,融资套利交易被解除,投资者逃离风险较高的资产,转向日元等更安全的货币。
美国经济数据好坏皆有,其中美国贸易赤字连续四个月获得改善,美国9月贸易赤字收窄至564.5亿美元,好于市场预期,这是自2005年5月以来的最低水平,可见美元的大幅贬值对改善美国贸易赤字有着明显的作用。而美国消费者信心则出现大跌,美国11月密歇根大学消费者信心指数从82.0跌至75.0,远低于预期,是2005年10月以来最低水平,显示消费者对经济现状的信心急速下降。报告中现况指数跌落6.6点至25个月低点91.0,前景指数跌至64.7,通胀预期则大幅上涨,尤其在能源价格高涨令家庭可支配收入减少的情况下。不过,上述数据对美元影响甚微,因市场对更多美国金融企业将遭信贷危机打击的忧虑加重。在过去几个月中,信贷评级公司已经调低了超过700亿美元抵押贷款相关债券的评级,对股市和债券市场造成了冲击,而这些评级机构目前仍对从银行到债券保险等相关行业的前景表示担忧。可见总体而言,美股大趋势不好,这样美元兑日元肯定涨不到哪去。
所以各个金融产品都是紧密相连的,只要美股大跌,大家马上接着做空美元兑日元的话,赚钱的概率是非常高的。



曾多财经乱弹——感恩节前后的美股外汇市场分析
撰稿日期:2007.1 1.19
美联储自9月降息以来,次级按揭支持证券市场根本没有好转迹象,次级债市值目前接近于零。近期华尔街金融机构的次贷损失规模已由本月初的400亿美元扩大至500亿美元。高盛近期发出警告称全球金融机构的次贷损失规模可达4000亿美元。一些次级债的单位市值从先前的几十、几百美元惨跌至不到20美分,目前卖价高于20美分的次级债根本卖不动,几乎接近全损,感觉这次全球金融融市场可能需至少花费一年时间才能摆脱次按的风险。 ‑

从美林的基金经理调查到瑞银的风险偏好指数,我们也可以看出今年最后几周的投资者情绪非常低落。

受此影响,这让许多投资者对股市敬而远之,或是至少减持股票资产。美林的11月份调查显示,股票在投资组合中所占比重目前已从10月份的54%降至51%。路透10月份调查显示,股票在投资者资产配置中比例低于其长期平均水平。更为明显的是,美林调查中股票持有部位高于基准的基金经理人数大幅减少。近来被冷落的日元成为人们的新欢,而较为安全的公债也吸引了他们的目光。在经济不稳定、通货膨胀忧虑加重和美元不断贬值的这段时期,黄金避险和保值的特性成了吸引投资者的主要原因,所以前段时间黄金一直大涨,但是考虑到通货膨胀的因素,应该还没有到达历史新高,目前黄金在回调整理涨幅,如果美元继续疲软下去,金价在明年冲击1000美元大关也很有可能。

日元长时间以来大多被投资者用作融资套利交易之用,即借入日元进行利差交易.。但在最近的一次对其托管的15.1兆(万亿)美元资产的调查中,金融服务公司道富(State Street)发现,机构投资者们正在买入日元,日元部位为2006年6月以来首次高于基准.与此同时,他们还在卖出那些曾经借入日元以买进的高收益货币。 日元上涨的主要原因是全球股市下滑以及高油价导致投资者信心不足,从而平仓套息交易头寸。

总体而言,由于本周有感恩假期,股市和汇市的波动不会太大,但是年底的美股市场以及美元是很难有大起色了。



曾多财经乱弹――人民币升值和QDII
撰稿日期:2007.1 1.27
早听说国内一同学在中国A股赚得盆满钵满,不料前2天给我打电话,说是本来成功逃顶,想转移到其他股票市场寻找机会,苦无渠道,结果阴沟翻船听信广告“分享海外市场的投资收入与资本增值机会”,被QDII套住了。我当头痛骂:“我早在今年2月15日就在博客上写了一篇《中国首只QDII惨遭清盘背后的故事 》文章痛斥QDII,你小子怎么不长记性啊。”哥们一脸茫然:“那是固定收益类QDII,我想股票类的应该没问题嘛。”没办法,只好又来揭揭股票类QDII画皮。

关于固定收益类的QDII,我先晒一下以前写的内容:
QDII(即Qualified Domestic Institutional Investors,认可本地机构投资者机制),是允许在资本帐项未完全开放的情况下,中国内地投资者往海外资本市场进行投资。QDII意味着将允许中国内地居民用人民币或外汇投资境外资本市场,QDII将通过中国政府认可的机构来实施,目前主要是银行和基金公司在发行QDII产品。

出于对控制风险的考虑,中国银监会严格限制银行发行QDII产品的投资范围,只能投资于固定收益型产品,如果投资对象只是传统的银行存单、商业票据、政府及机构债券、公司债券以及资产抵押证券、按揭抵押证券等所谓新型的投资工具的话,我是绝对不看好这种产品的前景的。毕竟汇率风险太大,先不说人民币投资QDII,先要承受两次人民币与外币的汇兑损失,关键的就是人民币对美元的升值问题不容回避,按照目前人民币在远期市场的走势,银行QDII产品没有7%以上的年收益率,和风格类似的人民币理财产品以及货币基金的收益相比,没有任何优势。

以上说的是固定收益类QDII,其实股票类QDII也好不到哪去。要知道人民币汇率前几天一举突破7.4大关,这样算起来,人民币对美元今年以来的升幅达到5.53%,汇改以来的升幅则超过了9.6%。QDII虽然可以扬帆出海待价而沽,但是美国和香港绝对是首选的资本市场,无他,前者世界最大,后者更加熟悉,但实际情况是怎样呢?美国股市受困于次贷风波苦苦挣扎,而香港市民眼巴巴的指望着港股直通车来送钱,不过家宝同志可是左右为难,大陆股市这边正是千钧一发之际,口子一松白花花的银子去为香港同胞铺路搭桥的话,几亿劳苦大众又靠谁来拯救。更何况即使这两个市场就算盈利了,也深受美元贬值的祸害。

几十年前,我的湖南老乡已经气势磅礴的预言好了:“天平世界,寰球共此凉热”。现在全球股市基本上联动了,要是火车头之一的中国股市不行了,其他国家也好不到哪去,加上无端多出的每年6%左右的汇率成本,还没投资就先亏了不少,这样的基金经理要做个好业绩可真不容易。现在中国熟悉国际金融市场资本运作的基金经理简直是屈指可数,要知道国储局期铜事件还有中航油新加坡巨亏事件的中方交易员已经算是中国顶尖的了,在风起云涌的国际金融市场上还是不免着了道,圈里的人心里都清白,要是中国真有高手,这么多的外汇储备何必都跑去买美国国债,投资的话收益率岂不更好?



曾多财经乱弹――2007收盘行情展望
撰稿日期:2007.1 2.03
刀枪入库,马放南山。辛辛苦苦一年下来,机构投资者可不希望到最后晚节不保,于是乎日元空头逐步结利,美元空头落袋为安,炒金炒油的偃旗息鼓,股票基金经理更是顽强防守,顶着次贷风波的抛售大潮也要先拼命抬着各国股市的大盘再说,无他,免得年报太难看,将来没人再申购。所以大部分的金融品种临到年终,都或多或少的出现了反弹行情。
日元一直被套息交易压得喘不过气来,好在抓住了次贷风波这颗救命稻草。关于信贷风险的担心,已从美国扩展到全球范围,尤其是市场担忧未来金融市场继续爆出信贷损失消息,既然全球股市开始盘跌,套息盘自然也不愿冒太大风险,年关将至,见好就收。
美元熊了一年了,死猪不怕开水烫,即使美联储为了拯救股市而有意无意的抛出减息的倾向,市场却早已经在不知不觉中消化了,一来美元跌的幅度够大了,二来又不光是美国可能减息,其他国家很可能步其后尘。美国财长保尔森表示,美国经济基本面健康,并重申了强势美元符合美国利益,特别是对将于本周结束之前宣布推出抵押贷款救助计划感到非常乐观,良苦用心也值得我们理解,都想过个好年,谁也不容易!
黄金和石油在2007年可是风光无限,屡创新高。其实啊,都是有钱人闹的,根本不是基本面的需求。既然底子不好,举了一年也够累了,不先出点货,哪来的年终奖?
最后说到股市,2007年也就十几个交易日了,跌是跌不到哪去了,但是头上次贷乌云盖顶,也不会有多少机构砸钱来为他人抬轿,估计也就是盘整的无聊行情了。



曾多财经乱弹――关键性的一周
撰稿日期:2007.1 2.10
美联储两次大刀一挥,利率由5.25%直奔4.5%,75个基点灰飞烟灭。本周三美联储还将继续举刀,就市场情绪来看,如果只是不痛不痒的降息25点的话,市场已经提前消化,估计市场走势仍是波澜不兴,即使来剂猛药一下子砍去50点,投资情绪报告显示市场也消化了50%。如果利率决定之后,美元还能逆势走强,将会形成短期底部,如果美元顺势下落,将继续测试前期低位。

有着美国老大哥在前面带头减息,加拿大小兄弟自然也不甘人后。加拿大央行行长道奇虽然即将卸任,发表演讲起来还是滴水不漏。先是老生常谈,包含极高杠杆比率的资产抵押债券带来了夏末的次贷危机,目前加央行在寻找除了隔夜拆借市场以外的向市场注入流动性的方法,目前市场流动性依旧紧张,若加央行采取新的措施将肯定能帮助市场更快恢复正常。说来说去,言下之意无外乎是承认通胀有下行风险,加央行很有可能尾随美联储降息。

有鉴于此,投机市场早就做出了反映。国际货币市场加元非商业净多头不断下降,为前期高点的一半左右,提示我们美元对加元形成了短期底部,但是要回到1.1以上可是阻力重重。

可是苦了在加拿大做美国股票的那些操盘手了,好不容易赚点美元,前几年还能多换回点加元,如今可是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了,同是一年挣几十万美元,换成加元却是一年比一年少。美元每况愈下还没得选择,谁叫在股票市场,美国还是老大,加拿大市场还真不够交易员折腾的。



曾多财经乱弹――美元降息和人民币加息背后的奥秘
撰稿日期:2007.1 2.17
今年9月18日,美联储四年来首次降息,将其联邦基金利率即商业银行间隔夜拆借利率由原来的5.25%降为4.75%;在降息的同时,美联储还将贴现率降低了0.5个百分点,至5.25%。
才过了一个月, 美联储又继续挥刀于10月31日继续降息25个基点.当时Fed连连发出信号,暗示10月31日的减息举措将是此轮减息周期中的最后一次,之后的会后声明中,Fed官员称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所面临的风险大致平衡,这种言辞通常表示Fed认为无需再采取行动。
不过计划赶不上变化,自11月中旬以来,信贷市场状况严重恶化,从伦敦银行同业拆息(Libor)和资产支持商业票据中可见一斑。大家都在怀疑在年末融资压力加剧之时,市场能否获得足够的信贷。市场一直认为Fed将不得不再次减息以支撑信贷市场及解决住房市场下滑的问题。果然Fed的立场开始转变,Fed副主席科恩(Donald Kohn)和主席伯南克(Ben Bernanke)相继强调了经济的脆弱性,明显得发出了Fed将多次减息的明确信号。
美国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ederal Open Market Committee)12月11日以9票赞成1票反对的投票结果决定将联邦基金利率从4.5%下调至4.25%,为9月份以来连续第三次减息,三次减息幅度总和已达100个基点。
美元利率跌跌不休,中国却是一年之内数次加息,中美的利差目前已经缩小至0.5%之内。从2004年10月开始,中国实质上进入了一个加息周期,贷款利率8次上调、存款利率7次上调。投资、信贷两年来快速增长,通胀水平从今年开始猛增。为遏制经济过热和通胀风险,中国政府连续加息是可以理解的。但美联储连续降息肯定打乱了中国央行的部署,中美背道而驰的货币政策可能加重调控成本和中国经济过热的风险,中国央行调控的压力空前巨大,可以说面临自改革开放以来最大的难题。
我们可以设想,人民币和美元目前的利差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如果投资者手持美元,考虑到人民币目前以5%左右的幅度升值,谁不想换成“硬通货”的人民币来压箱底呢?
现在中国在通胀高企的情况下,存在加息需求;同时美国减息,造成利率环境不佳,热钱套利空间无形之中更加放大,如果还大量持有美元资产的投资者可要好好考虑怎样顺应潮流来进行资产配置了。



曾多财经乱弹――美联储是私人的还是政府的?
撰稿日期:200 8..01.08
新年伊始,美股跌跌不休,利率政策究竟何去何从让美联储又成为了令人瞩目的焦点,今天就来谈谈“世界的中央银行”。
1913年以前,美国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中央银行。但是,当时的美国银行体系存在诸多问题,比如缺少一个强有力的“最后贷款人”作为银行的后盾,也没有一个有弹性的货币供应系统,最为严重点是缺少全国性的统一的银行清算系统。银行系统对经济的不适应在1873、1893和1907年导致了三次金融危机。1907年严重的银行恐慌终于促使美国人开始考虑建立中央银行。
究竟如何才能既建立一个中央银行,又不违背美国分权的传统?经过5年多的反复争论,1913年国会终于通过了《联邦储备法》,联邦储备体系宣告建立。
联邦储备体系的基石是按地域划分的12家联邦储备银行。《联邦储备法》规定,国民银行必须成为区域内的联邦储备银行会员银行,并按其资本和公积的6%购买联邦储备银行的股份。同时也鼓励有条件的州银行成为会员银行。由此可见美联储的股份确实掌握在私人银行的手中,所以它不是一个一般意义上的政府机构。
尽管联邦储备体系尽量避免中央集权,但某种最低限度的全国性合作、统一和协调是必需的。这就是设立在华盛顿的联邦储备委员会。联邦储备委员会成员由7人组成,任期为10年,财政部长和金融检查署署长是当然成员,其余5人由总统提名,经参议院批准任命。
网上流传的《你所不知道的美联储》认为美国中央银行是一家注册在特拉华州(Delaware)的私人企业(Private Company),它和美国联邦政府机构根本不是一回事。尽管美联储的主席是由总统任命,国会核准,但它仍然是一家私营性质的公司,其基本特点就是金融寡头们的行业协会。
美联储自己又怎么回应呢:“The Federal Reserve is not privately-owned and it is not 'registered' in the state of Delaware. The Board of Governors of the Federal Reserve System is a federal government agency.”
总的说来,美联储即算不上纯粹的政府机构,也谈不上是私人机构,可以算得上是一个半官方机构,独立性很强,许多国家的央行隶属于政府,而美联储则独立于政府的机构,直接向国会负责。1935年的银行法割裂了其与财政部的联系,财政部长和金融检查署署长不再成为联邦储备委员会的当然的委员,7名委员都由总统提名,交参议院批准后任命。每个委员的任期为14年,且互相错开任期。在理想的情况下,每4年内只有2名空额,以致总统在一个任期内不能控制委员会。此外,美联储依靠国债利息和为银行体系提供清算支付服务每年会有可观的收入,除了支付会员银行的股息和员工的薪金外,还有大量结余上缴财政部。人事安排和财务上的独立,使得美联储能够不受党派和政治的干扰,较为超脱地完成自己的使命。



曾多财经乱弹——真金不怕火炼
撰稿日期:200 8.01.14
地球人都知道,美元大势不好,那选择什么金融产品来投资呢?欧元?日元?石油?黄金?上周黄金兑美元上涨4.13%,相比铜上涨3.76%,欧元上涨0.18%,日元跌0.34%,石油跌1.85%,孰强孰弱,一目了然。最近气势如虹的金价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
2008年新年伊始,道琼斯指数跌幅就创下1932年以来新年开盘三日下跌之最。1月11日,美国财政部公布2007年最后一个季度美国政府财政赤字共计1055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加31.3%。而美国11月贸易赤字升至631.2亿美元,为单月历史次高。赤字如此严重,股市如此低迷,美联储主席伯南克不得不表态说,为避免住房和信贷市场的问题把经济拖入衰退,美联储已准备好在必要时进一步降息以刺激经济增长,目前市场普遍预期美联储将再降息0.5%。
美国最新的CPI数据和美元利率基本持平,这意味着作为国际储备货币的美元几乎是“零利率”货币,一旦美元继续减息,作为美国国家信用货币的美元即将成为“负利率”货币,恶性循环愈演愈烈,美国从上到下,从政府到民众都在寅吃卯粮,透支负债。不要说赚钱还债了,本钱都不知道剩下几许。那利息总要还吧?还能怎么办呢,让印钞机超负荷运转呗!投资人又不是傻子,惹不起咱还躲不起嘛,美股美元双双抽身而退总行吧。
2007年年底,金价在800美元左右似乎摇摇欲坠的时候笔者就撰文说金价冲向1000美元大关不是梦,短暂盘整之后扶摇直上的金价随后应证了这次预测。由于欧系货币对美元已经累计了较大的升值幅度,接下来日元和人民币应该还能有所表现,但无论如何,黄金无疑是这场金融危机最好的避风港之一。



曾多财经乱弹——美联储提前降息也无法力挽狂澜
撰稿日期:200 8.01.23
近日全球股市暴跌,日元乘机大涨,高息货币澳元、欧元等大跌,美元指数因此大幅反弹,说来说去还是次贷风波搞的鬼,从美国几大金融机构披露的2007年四季度报告来看,情况十分槽糕,不由得不让人猜想这次美国次级危机影响远比预想的还要恶劣,从而导致美国经济陷于衰退进而造成全球经济放缓,市场情绪从忧虑升级为恐慌,最终形成全球股市连锁暴跌,商品市场、黄金原油纷纷下挫。美国政府不得不紧急动员起来采取积极措施来挽救美国经济,上周五美国总统布什宣布将采取1450亿美元的财政激励措施,没想到市场还根本没放在眼里,以一根阴棒加以回应,既然大家都认为这个动作太晚太小,在全球股市连续两天暴跌之后,美联储在美国股市周二开盘之前果断采取行动,提前降息75基点救市,单次降息幅度为1982年8月来最大,目前基准利率已经降至2005年8月来的最低水平。
现在行内很多人都预测美联储降息举措远未结束,在1月30日会议上很可能再度降息25-50点,可见美国政府力图避免经济严重衰退而使出浑身解数,不过是否就靠降息就能力挽狂澜,不由得让人心存疑虑。
回顾历史,2001-2003年美国经济有与当前类似的经济态势,美联储所采取的连续13次降息对美国经济的挽救有效吗?结果是相反,其对经济信心和投资信心的抑制以及扩大经济结构矛盾十分明显,进而加重美国经济协调的难度。当年美国经济担忧与争论在经济衰退,而实际结果是美国经济没有衰退,而是继续保持增长。相反从2004年开始的美元利率上行却刺激和带动经济快速、稳定上升,保持美元投资信心,并极大改善经济结构矛盾和压力,双赤字问题也得到缓解。
  2007年以来,伴随美国次贷带来的全球恐慌的市场价格暴跌、经济下降以及政策方向的改变,美国经济衰退已经成为基本判断,美元利率顺势而为的调整理由是保护经济。然而,现实是美国经济即使在2007年第三季度次贷严重扩散时,美国经济依然保持4.9%的高增长,显示美国经济极大的韧性和弹性,美国经济衰退超出现实与长远。美国经济占世界经济30%多,金融板块占60-80%,这样庞大的规模并非是一天两月或一年可以摧毁或震撼的。
  而在新经济快速增长的规模效益上升中,在全球化连接紧密扩大中,低利率的收益和风险已经不适宜流动性过剩的环境,收益、风险、价格、价值已经排斥低利率的环境,而追逐或放大利润需求和资金回报。前面讲到的美国低利率环境,还有日本低利率的过去与现在,都拯救不了经济,反之提高利率对资金效益、消费意义以及经济带动则在扩大。
美联储的降息导致市场确信美国经济已经难以继续增长,衰退担忧导致的价格或政策随从调整,美元份额与比例过度的存在必然导致调整方向乃至份额比例的损失扩大,不利于美元资产信心,更扩大市场恐慌性运作技术的错乱,不利于经济金融稳定,美国经济也难以达到利率政策调整的目的需求。



曾多财经乱弹——美元升值,美股才能真正走强
撰稿日期:200 8.01.30
蝴蝶效应大家耳熟能详,却没有几人能真正融汇贯通。
从美国按揭贷款的分类来看,美国住房抵押贷款市场分3个层次:优质贷款市场,其贷款对象为信用评分为660分以上的个人。这种按揭贷款首付比例通常为20%,月供占收入比例不高于40%,此类贷款占住房按揭贷款80%以上;次优级按揭贷款,其贷款对象为信用评分在620-660分之间,这类贷款对象主要是指信用记录较弱的人,如自雇以及无法提供收入证明的个人,贷款占按揭贷款比重4%-5%;次级按揭贷款,其对象为信用分数低于620分的个人,其首付比例较低、月供占收入比例较高,此类贷款占按揭贷款在1986年就开始发生,但所占的比重很小。到2004年美国次级房贷开始发展,2006年达到6000亿美元,较2003年增加一倍,占美国按揭贷款市场的比重由2001年的8.5%上升至2006年的11%。从美国次债产品的特点来看,它又可分为无本金贷款,即首付为零;可调整利率贷款,利率逐渐提高;选择性可调整利率贷款,允许借款人在一定时期内按低于正常利率水平月供,差额自动计入贷款本金。
次债问题刚出来的时候,金融界内部大多不以为然,都认为美国次债所涉及的住房按揭贷款占整个按揭贷款的比重太小,起不了多大风浪。哪知道真正要命的不是次级债本身,而是它的的证券化及衍生品化,美国的不少金融机构借助于金融产品的创新,不是采取公平、公正、透明的方式,而是采取虚假包装的方式把这些金融资产卖给了投资者,并通过金融市场把其风险无限放大。购买这种证券化资产的银行、共同基金、对冲基金、保险机构等都损失惨重,对整个国际金融市场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而且这种影响到目前为止还看不出有任何消退的迹象。
美国股市为什么前几年能持续走牛呢,很大部分原因是因为9·11事件以来,美国连续一段时间都采取了十分宽松的货币政策,从而使全球金融市场的流动性泛滥。而且流动性泛滥自然会推高全球股市及楼市的价格,吹大这些资产市场的泡沫。而美元之前一直采取每次0.25%的小幅加息政策,既不刺激股市,又吸引了国外资金进入美国市场投资。
自从去年第四季度美元步入减息周期,加快了美元的贬值速度,也必然会引起外国投资者不愿意持有美元资产,也就不愿意进入美国市场,这样就可能导致美国股市大跌,而美元的贬值也会导致以美元计价的国际大宗产品价格快速上涨。而产品的价格上涨不仅会严重影响美国居民的消费,导致美国居民的消费力下降,从而引发美国经济衰退的危机,加上国内的资金又深陷次债泥潭,基金为了做账,好不容易在12月的最后几天拖住股市,今年一开始就也纷纷减仓,股市自然飞流直下。股市不好,美元利率又不高,留下的国外资金无利可图,不得不继续撤退,反过来又加快了美元的下跌力度。美股和美元陷入了螺旋式下跌的怪圈。
从历史来看,每一次美元的贬值都会带来整个全球经济动荡不安。20世纪,美元经历过4次大贬值。2002年之后,美元又开始出现持续走软,从而引发美元的第五次大幅贬值。从2002年2月开始,美元汇价指数110一路急转而下,到2007年11月创下了71的历史新低,这就意味着几年来美元贬值达到了35%。可以说,正是美元的贬值成了目前国际金融市场动荡不安的根源。
可见只有美元贬值发生根本性逆转,美国股市才可能开始新一波的上升之路。



曾多财经乱弹——2008年美元走势预测
撰稿日期:200 8.02.05
美联储公布的2008年1月会议利率决定,宣布下调联邦基金基准利率50个基点,至3.0%,8天之内累计降息125个基点,自去年第一次降息以来,美联储已经累计降息225个基点,让我们来好好研读一下美联储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的声明全文,来试着预测一下美元和人民币的全年走势。
  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于周三结束为期两天闭门会议后发表如下声明:
  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今日决定将联邦基金利率下调50个基点,至3%。
  金融市场仍承受巨大压力,对于一些企业与家庭而言,贷款难度进一步增强。
  此外,近期的数据显示住宅市场形势继续恶化,劳工市场也出现疲软迹象。
  委员会预期通货膨胀压力将在未来季度里缓和,但仍有必要继续密切关注通货膨胀的最新变化。
  今日的货币政策以及此前采取的措施将有助于促进未来经济温和成长并降低经济发展的风险,但美国经济向下风险依然存在。委员会将继续评估金融市场以及其它经济领域的变化,并及时采取措施来降低风险。
  此次投票支持降息的公开市场委员会成员包括:主席伯南克(Ben S. Bernanke)、副主席盖纳(Timothy F. Geithner)、科恩(Donald L. Kohn)、克罗兹纳(Randall S. Kroszner)、米什金(Frederic S. Mishkin)、皮亚纳托(Sandra Pianalto)、普罗索(Charles I. Plosser)、斯特恩(Gary H. Stern)与瓦尔许(Kevin M. Warsh);费希尔(Richard W. Fisher)投票反对,他在此次会议建议维持利率不变。
  与此同时,美联储理事会全体一致同意将贴现率下调50个基点,至3.5%。在采取这一行动时,理事会批准了波士顿、纽约、费城、克利夫兰、亚特兰大、芝加哥、圣路易斯、堪萨斯市与旧金山联邦储备银行董事会提出的要求。
  会后声明显示,金融市场仍然承受着相当大的压力,一些企业和家庭的信贷环境也进一步紧缩。而且,最近的数据显示住房业进一步萎缩,劳动力市场疲软。
委员会预计,通胀将在未来几个季度保持温和态势,但仍需要密切关注其发展状况。
声明指出,今日的决定,加上此前已经采取的措施,应该能够帮助提振经济在未来一段时间温和增长,并减轻经济陷入衰退的风险。不过,经济增长下行的风险仍然存在。委员会将持续评估金融市场和其他方面的发展对经济前景的影响,并在需要时及时采取措施以遏制风险的蔓延。
美联储在仅隔八天之后依然大幅降息50个基点,向市场显示了其希望尽快降息,并且誓将降息周期执行到底的决心。这对美元的压力是不言而喻的。
总的看来,2008年美元利空因素仍然很多。首先,美国次债危机深不可测,华尔街绝大部分大型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纷纷陷入次贷危机不能自拔,将不断引发金融市场动荡。其次,次贷危机与楼市泡沫破灭恶性循环,将拖累美国经济在上半年陷入衰退。再次,美联储将继续降息周期,金融市场已经出现美元基准利率低于大部分发达国家货币基准利率的局面,从而可能使美元成为'利差交易'中的融资货币。这些利空因素将使得美元总体上偏弱。
但是从1972年至2004年期间的美国9个大选年美元走势来看,除1972年和2004年为美元下跌外,其他大选年份均为美元上涨。美元逢大选年容易上涨,主要原因在于大选年美国政府会推出激励经济的举措,推动美国经济增长,从而对美元形成正面利好影响。布什政府已准备推出财政性举措,通过减税来提振经济,再配合美联储降息的宽松货币政策,有可能力挽美国经济避免陷入衰退的泥潭。
 基于上述因素考虑,虽然美元指数今年的开盘价76.54处于历史上很低的位置,但预期美元指数今年的最高点和最低点都将低于去年,美元指数今年还将刷新历史新低记录,今年美元仍将属于弱势格局,除了对人民币总体呈现单边下跌之外,对其他主要货币可能会出现先抑后扬的局面。
 

No comments: